您的當前位置: 典藏網(wǎng) > 收藏熱點 > 三枚與城隍信仰有關(guān)的古代民俗錢幣

三枚與城隍信仰有關(guān)的古代民俗錢幣

作者:典藏網(wǎng) 發(fā)布于 2016-09-30 02:34:41 瀏覽 166 次

 

城隍信仰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,對古代中國政治、社會、文化、倫理、道德、民俗等各個領(lǐng)域,都產(chǎn)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。歷代尊奉和祭祀城隍,形成了獨特的城隍文化現(xiàn)象。這種文化現(xiàn)象在古代民俗錢幣上也得到了體現(xiàn)。本文介紹三枚與城隍信仰有關(guān)的古代民俗錢幣。

1、城隍協(xié)侍掛花錢:此錢錢體圓形,直徑32.3毫米,厚2.5毫米,青銅質(zhì)地,其鑄造年代可能為遼代或金元時期。中為雙面鏤空圖案,上有掛鈕,可用于懸掛佩戴,屬于掛牌式大花錢,也可稱為“配飾錢”。其幣面中央為端坐著的城隍爺形象,身著戎裝,右手持一柄長劍,威風凜凜。城隍爺兩旁協(xié)侍著牛頭馬面,怒目圓睜,仿佛在吶喊助威,莊嚴肅穆?! 〕勤蚴浅鞘械谋Wo神,因此古代凡有城池的地方都建有城隍廟。各地城隍廟里的塑像與配神各不相同,但一般都有如下塑像:正殿之中祀奉城隍大神,兩旁分列八大將、文武判官、牛頭馬面、黑白無常、鐘鼓神以及十殿閻王、二十四司等地獄塑像,有的還有財神、送子娘娘等配神塑像。  幾乎所有城隍廟的主殿都有一塊寫著“爾來了”或是“你來了”的牌匾,意思是說,不管你在人世間活了多久,終究逃不過城隍爺這一關(guān)。人一走入城隍廟主殿,抬頭就看到“爾來了”三個大字,心里自然產(chǎn)生一股震撼感,仿佛聽到了城隍爺用嚴厲的口吻在訓(xùn)誡著。古人佩戴城隍協(xié)侍掛花錢,自然是希望城隍神隨身護佑,同時也時時警示自己應(yīng)心存善念,在世上做事光明正大,否則就逃脫不了城隍爺?shù)膽土P。

2、城隍護身掛花錢:此錢圓形,上有掛鈕,可用于懸掛佩戴,也屬于掛牌式花錢。其幣面中央圓圈內(nèi)有一“印”字,圓圈上緣書“城隍護身”四字,下緣鐫“驅(qū)邪保安”四字,兩側(cè)各有一五角星圖案。背面平素,無紋飾。該錢為黃銅鑄造,其鑄造年代可能為清末民初時期?! ∶耖g奉祀城隍,最初以之為城池、地方的保護神,后來隨著道教介入和人們對城隍司職期望的增長,城隍司職之權(quán)向陰陽兩界擴展,人們又奉城隍為主管陰司冥籍之神。據(jù)《茶香室叢鈔》記載,至遲到唐代,城隍神已主冥籍。如此一來,城隍就成為統(tǒng)管陰陽兩界、有著廣大法力、掌管人間生死禍福的地方最高神祇。道教把城隍納入自己的神系,稱它是剪除兇惡、保國護邦之神,并管領(lǐng)陰間的亡魂。在道教地神排列中,城隍為第一神祇。于是,在那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年代,普通百姓爭相佩掛“城隍護身”花錢,以祈求城隍爺保佑,驅(qū)除邪祟,永享安康。人們通過對城隍神的崇拜,獲得自我保護,寄托美好希望。

3、城隍關(guān)鎖配飾錢:此錢呈鎖片狀,可用于懸掛佩戴,也屬于配飾錢一類。古人佩帶于身上作裝飾或辟邪的錢形鑄品,被稱為“配飾錢”。配飾錢起源于漢代,原為錢形帶扣,后來在其上增添各種圖案或吉語,諸如“日入千金”、“長相勿忘”等。清末民初民間大量鑄造的、帶有吉祥圖案或文字的鎖片往往也被歸入配飾錢之列。此錢正面上方“城隍”兩字分列右、左兩側(cè),其下有“金玉滿堂”四字;背面上方兩側(cè)分列“關(guān)鎖”二字,其下為“長命富貴”四字。該錢為黃銅鑄造,其鑄造年代應(yīng)為晚清民國時期。

“金玉滿堂”語出自《老子》第九章:“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。”金玉財寶滿堂,形容財富極多。如唐白居易《讀道德經(jīng)》詩:“金玉滿堂非己物,子孫委蛻是他人。”也形容學(xué)識豐富,富有才干。如《世說新語·賞譽上》:“劉真長可謂金玉滿堂”。“長命富貴”,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語出《舊唐書·姚崇傳》:“經(jīng)云:‘求長命得長命,求富貴得富貴。’”常常用于對小孩的祝福。帶有“金玉滿堂”、“長命富貴”吉祥祝福語詞的鎖片上鐫有“城隍關(guān)鎖”四字,說明該鎖片可能祈請于城隍廟,表達了長輩祝福兒孫們在城隍神的護佑下健康成長,一生長壽富裕,顯貴榮華。通過這枚配飾錢,我們不難窺見舊時代民間老百姓對城隍神的信仰和依賴。

古代民俗錢幣上的城隍文化豐富多彩,宛如一幅幅引人入勝的民俗文化畫卷,向我們透露出超越時空的豐富信息,值得我們收藏玩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