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當前位置: 典藏網(wǎng) > 收藏熱點 > “蓮”與“魚”的多重文化內(nèi)涵,賞2015吉祥文化“年年有余”金銀

“蓮”與“魚”的多重文化內(nèi)涵,賞2015吉祥文化“年年有余”金銀

作者:典藏網(wǎng) 發(fā)布于 2016-07-25 01:30:24 瀏覽 221 次

2015吉祥文化“年年有余”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

 

中國文化博大精深,而構成傳統(tǒng)文化的元素更是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到逢年過節(jié),這些傳統(tǒng)元素無處不在,它們所代表的文化內(nèi)涵更是滲透進我們的骨髓里,思想中。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1月23日發(fā)行的2015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,就是集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于一身、為弘揚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而設計發(fā)行的國家法定貨幣。該套紀念幣共8枚,其中金幣4枚,銀幣4枚,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。在這些飽含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的紀念幣設計中,圖案為蓮花與鯉魚造型的金銀幣似乎更加別具一格。

 

這兩枚紀念幣,一枚是1/4盎司金幣和一枚1盎司銀幣,它們的背面圖案均為蓮花、鯉魚等造型組合設計,并刊“年年有余”字樣及面額。對于每個中國家庭而言,每年年夜飯里最不能缺少的兩樣食物第一是餃子,第二當然就是魚了。中國老百姓似乎特別偏愛魚,即使有的不喜歡它的味道,終究還是會做一樣帶魚的菜,祈求“年年有余”。魚文化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屬于豐富多彩的一支,從遠古時期,先人靠捕魚和狩獵為生,到后來出土的刻有魚的簡筆畫的陶具,可見先人對于魚是多么情有獨鐘。

 

到了先秦兩漢時期,魚跟雁一樣,可作為書信的代名詞。記得讀《古詩十九首》時總是不免為其中的深情厚誼動容,而其中有一首印象極為深刻:客從遠方來,遺我雙鯉魚。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。長跪讀素書,書中竟何如?上言長相思,下言加餐飯。這首詩寫的是秦始皇修長城,強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離子散,人們只能通過鯉魚傳遞自己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。而這首詩中的“雙鯉魚”不是真的指兩條鯉魚,而是指用兩塊板拼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。“呼兒烹鯉魚”,即解繩開函,“中有尺素書”即開函看到用素帛寫的書信。這種鯉魚形信封沿襲很久,一直到唐代還有仿制??梢娫诠糯?,魚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。到了唐宋時,達官顯貴皆佩以黃金制作的信符,即“魚符”,以明貴賤。而現(xiàn)在,“魚”與“余”諧音,所以魚在中國象征著富貴、平穩(wěn)、喜慶和繁榮,人們喜歡用魚來表達美好的祝福之意,例如年年有余,吉慶有余,魚躍龍門等。

 

紀念幣上的鯉魚彎曲著身體,尾部好像綻放成了一朵嬌艷的花朵,頭部上揚,似乎在仰望著什么,身上的魚鱗規(guī)則有序地排列著,金燦燦的清晰可見。鯉魚周圍的三朵蓮花有的是盡情開放,盡顯美麗身姿,有的則稍微收斂花朵,露出嬌羞狀,還有的沒有露出花蕊,卻也非常迷人。那么蓮又有怎樣的寓意呢?不禁想起最讓人耳熟能詳?shù)囊痪?ldquo;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。蓮是古代君子的象征,純潔、堅貞是古代文人追求和向往的品質(zhì),更是現(xiàn)代人最需要的品質(zhì)。傳統(tǒng)文化內(nèi)涵的發(fā)掘就在于將最有價值的東西用于啟發(fā)現(xiàn)實。由此看來,蓮花與魚一起,寓意“連年有余”,是人們最為切實的期盼,而“蓮”與“連”諧音,“鯉”與“理”諧音,便形成了“連理”。連理連理,永結(jié)連理,有蓮的地方,就會有鯉,它象征著夫妻不離不棄,永遠在一起。

 

“蓮”與“魚”這兩個傳統(tǒng)元素的組合是普通家庭萬事如意,心想事成的小小心愿,也是整個國家、甚至是整個世界期盼和諧與共,共同發(fā)展的美好愿望。在紀念幣上,鯉魚和蓮的下方還有一層層跳躍的水波,起伏的波浪,使整個畫面更加栩栩如生,似乎寓意著我們的家、國就在這海面上乘風而行……#p#分頁標題#e#

 

(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 作者:葉霞)